李晓东:建筑师的“身份认同”| INTERNI设计时代专访
李晓东并不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甚至还有一些建筑目前还停留在概念、实验等未完成的阶段。但他的大多数作品,包括玉湖完小、篱苑书屋、桥上书屋、淼庐等均获得了业界和社会的认同。
他是一名佛教徒,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尽管他的作品不多,但很多项目都备受业界和社会认可。
他的建筑很低调,其本人却获得了包括阿卡汗建筑奖、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等极高的国际荣誉。
他认为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地域建筑。
对李晓东设计理念的探讨需追溯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之中,在《中国空间》一书中,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谈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中国早期哲学中“大道无形”以及由此形成的“虚实相生”空间观、文人艺术中的空间、中国戏剧中的隐喻空间、中国建筑的空间想象、汉字和中国建筑空间的关系等,而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在上述建筑中找到端倪。
▲ 桥上书屋,2009年。桥上书屋是援建福建下石村的希望小学,建筑师将教室、图书馆等功能块全部安置在桥上,两端的教室分别朝向两个土楼。教室端头分别设计为转门和推拉门,使端墙外在课余时间成为两个可以为住民服务的舞台。
李晓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不是拘泥的、流于形式的,而是沉默低调、质朴谦逊的,却如同静水流深一样,充盈着一股隐隐相生的内在力量,其背后,是他对于当下某些建筑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对于中国建筑未来走向的自信心体现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认同感。此处的身份认同具有双面性:对于建筑而言,身份认同是每一个项目有合适的切入点,以及在材料、技术、空间、功能和审美等层面与场地与文脉的相融。
▲ 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
而作为创作者,身份认同是李晓东身为建筑师所应有的实践性,以及身为教育者和研究者自然生发的实验性,两者所产生的互文关系相互激荡、映射,为中国建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范式。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也面临着对社会问题的感知与应对——“站在未来的视角,诊断现在的问题,定义今后的生活方式”。
Q = INTERNI设计时代
A = 李晓东
Q:你在2014 年作为唯一的中国建筑师参加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 “感知的空间:建筑的重新想象”(Sensing Space: Architecture Reimagined)展览,请谈一下这个展览。
A:当时负责展览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策展人看过我写的《中国空间》这本书,里面谈到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空间的关系。他能感受到的是,我是从空间而不是从形式思考问题。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哲学是从人的视角看世界,是主观看客观,客观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主观的存在,所以人的视角非常重要。
中国人则相反,是秉持着上帝视角,你看中国所有的界画(中国画的一种,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没有一个从人的视角看,这个西方不一样,西方都是透视,我们从来不用透视,所以不管是《清明上河图》还是所有关于建筑的图都是鸟瞰图。山水图也是如此,西方人的画要么是平面,要么是透视,我们是鸟瞰,可以画山后面的山、院墙里面的事物,西方人对此难以理解。
▲ 李晓东参加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 “感知的空间:建筑的重新想象”展览,2014。
那次展览的核心是希望能反映在建筑中产生交互影响的3 个要素:物理空间的本质、我们对于它的感知能力以及它能被唤起的力量。我的作品是与空间进行对话,当参观者进入展场的空间装置后,会感觉到有一个另类的世界正并排于他们的路线。在通过这个空间的过程里面,你会经过一个由发着光的白色地板和纤细的树枝墙体构成的迷宫,产生一种方向感迷失的知觉。在迷宫的终点,会抵达一个视野清楚开阔、能激发灵感的禅院。这一系列的经验会让参观者创造出他们自己内心的景色印象。
俗话说“物以载道”,物理空间所负载的意义不仅仅满足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如果建筑师能把心灵的东西放进去,打动人的就不是空间本身,而是空间之外的东西。
Q:你的建筑被归结为“自省的地域主义”,该如何理解?
A:“主义”一词太刻意、太标签,不如叫“地域建筑”,我提倡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地域建筑,即寻求身份认同。一个地方的建筑应该具有在地性,不仅仅是材料、技术、外形、状态,还包括可持续等。为什么是自省、反思的?因为不是舶来品,不是先入为主、闭门造车,是通过与自然场地和历史文脉的对话,才能产生比较清晰的身份认同,更关注发现本源而非原创形式。每一个建筑的形成都应该是根据当地特殊的环境与情况发展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套用。一个建筑到底能产生出多大的影响,取决于它被赋予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目的。在明确的目的下决定正确的策略与概念,只要针对问题找到了最适合的方法,自然会产生适当的效果。
▲ 玉湖完小,云南丽江,2004年。
Q:2004 年玉湖完小算是你职业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项目,设计概念却非常成熟。
A:在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建筑,在准备着。1984 年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那个时候做建筑是从技巧工艺上理解建筑,只是纸上谈兵。后来我在黄山待了两年时间,负责一个项目的设计建造工作。建筑位于非常特别的地理环境,游走其中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情境和空间变化让我体会到自然之于建筑、之于人,建筑之于自然、之于人的关系所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和社会中的传承走向。这些让我对建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 淼庐,2009年。淼庐座落在云南丽江郊外,坡屋顶与山势相和。
Q:从一开始的玉湖完小到淼庐,你的很多建筑都呈现出“素”的意象,有一种非常克制与审慎的感觉。这是否代表了你的某种精神写照?
A:当一个人在表现世界的时候,会受到个人对世界认识的影响。我对世界的认识很纷杂,需要次序,所以我在建筑里寻找次序。古人云“素以为绚兮”,“素”本身就是绚烂的,不需要后期的装饰。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反质》中也提到“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就是说没有人拿田黄石或者鸡血石去雕龙画凤,因为这些石头本身基底非常名贵,不需装饰,只有拿寿山石这些本身很土的石头采用雕功去修饰。而对于建筑而言,当空间已经很好的时候,就不需要装饰。
▲ 淼庐坐山拥水,水面像盘子一样将建筑托起,和四面的山景一起,为建筑创造了全角度视野。
▲ 通过尺度、视线安排,位置和空间变化来设计淼庐,使建筑能够在旷野中有稳定的根基,既留住院落的安全感与神韵,又借天然之景。
Q:你的很多建筑都运用了木头、石材等本地材料和钢等现代材料,你是否对这些材料有偏好?
A:我什么材料都用,但是很少用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不环保。房子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地方,一旦要拆除的话,木头、石头和钢材都可以回收,混凝土却不可以。我很少用混凝土就是这个原因,能少用就少用。
▲ 淼庐建筑材料细节。
▲ 淼庐总平面图与手绘剖面图。
Q:有时一谈到在地建筑、地域建筑,会将之与“低技”连接,但是你的建筑中所使用的建造技术其实也并非可用“低技”来简单概括。请你谈一下其中的技术构造方法。
A:技术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当我们盖房子的时候,如果把技术变成目的、炫耀技术的话,没必要,也不环保。对于篱苑书屋,我没有使用任何实体的技术,只是用了技术的理念。书屋本身是没有电力供给的,这意味着没有暖气和空调,但还是可以用自然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程度冬暖夏凉的效果,书屋的入口被置于建筑的最低处,靠近湖面。在夏季时,只要打开入口及接近屋顶上层的窗户,即可将水面的凉气引入室内,再向上至屋顶从侧边排出并将热气带走。
▲ 篱苑书屋,北京怀柔,2011年。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而中间铺满柴火棍的双层玻璃屋顶,除了在夏季时可以遮阳,冬天时也可以将热辐射保存、储存热气,热气下降之后,室内就会变得温暖。技术不是作为手段而是作为概念,作为一种哲学理念,融入其中而不是分离出来,和高技、低技没关系。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技术实质上是人的思想构成。
▲ 建筑立面被密密麻麻、长短一致,表面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4.5万根柴火棍所包裹而形成围篱。
Q:如何理解建筑中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A:你需要想它以后的使用过程,我们做研究也是这样,需要设想实用过程,英语叫Morphology OperationPerformance(MOP),形式本身是一个实物载体,Operational 指的是人在里面使用、运作,这两个必须高度吻合,人在里面感觉舒服,使用起来很便利,最后Performance(表现)才会恰到好处。
▲ 书屋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屋两端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相对独立的围坐讨论空间。铺满柴火棍的双层玻璃屋顶,让室内冬暖夏凉。
Q:你的很多建筑都呈现出一种院落感以及由此形成的有趣连接性,包括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接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连接。
A:我强调空间以及空间的体验,不是强调院落,就像篱苑书屋,室内空间构成简单直白,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就摆在台阶下面,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另外,在书屋的两端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相对独立的围坐讨论空间。整个空间其实是一个通长30 米的大空间,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隔断,也没有任何家具,突显了空间的完整性。它的功能还在于连接、激活当地的村落。还有桥上书屋,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
▲ 建筑师的篱苑书屋手绘图。
Q:与你大部分乡村建筑不同的是,建筑学院新增系馆是一个非常城市化的建筑。
A:这也是我觉得非常“痛苦”的建筑,因为花的时间最长,经费由多方筹措而来,资金有限。建筑位于老馆的后院,面积有限,也有高度的要求,基本上是一个长、宽、高各22.5 米的立方体。经过计算之后,打造成横向3 段、竖向3 段的九宫格。
▲ 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增系馆创造一个模糊的Interface 皮层界面空间,是希望能借此来塑造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某种程度的协调性,并凸显本身的自明性与美感。
九宫格的建筑立方体被适度抬高,形成下层的开放空间,产生空气的水平流动,并形成了一个能与周遭清楚界定但不被隔断的环境,加上景观及公共空间,例如咖啡馆的置入,提供了一个聚集交流的公共环境。同时,将九宫格空间系统的中心单元抽离出来,形成垂直的开放核心筒,一方面是要借此引入日光来提供各楼层足够的自然光源,另一方面也希望水平层的气流能够因为热空气向上的原理,顺着垂直开放盒上流至房屋顶层排出,而各楼层单元空间的隔断门也设置着能够通过气流的孔隙装置,让房间内的空气自然地流向中庭。
▲ 与环境颜色有明显差异的鲜黄色的金属架构成了新增系馆的入口,表明它虽并存于既有建筑之间,但仍具有独立个性。
▲ 新增系馆外立面示意图。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增系馆剖面图和立面图。
室外里面30 度斜角格状面板所构成的皮层空间除遮阳、降低耗能的功能外,也为内部空间在使用上提供了一层视觉过滤的缓冲,同时用来整合设备所需的空间,例如空调室外主机。总体来讲,这是一个很理性的建筑。
▲ The Screen ,宁波市郊,2013年。建筑立面材料是当地的一种石板,它的颜色在下雨时会因为潮湿而转变为类似山里的颜色,能与环境产生对话。
Q:创造一个模糊的皮层界面空间是建筑学院新馆一个重要的设计概念。对于九龙山涤尘谷 “The Screen”这个建筑,你是希望强调一种界面感吗?
A:“碎化”是这个案子设计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为了在量体形成之后,能够更进一步地融入环境,就如同基地环境中树的形状是由大量树叶堆叠所构成的。我也不希望建筑的材料肌理太工业化,因为这座山上有很多树和树叶操作的手法是先将建筑的立面格状化,使其看起来仿佛由网格构成,然后再将网格分解,使垂直与水平的线交迭、错开,形成点线面,与树叶的比例基本就吻合了。
▲ 因围塑产生类似合院的中庭,成为链接内部生活性单元空间的中心,也塑造了一种像是内在领域的安全感受。
这样的形态有虚有实,本身会与背景局部重迭在一起,使其达到融合的效果,而阳光透入时所产生的光影变化也更为丰富。构成这层立面的材料是当地的一种石板,它的颜色在下雨时会因为潮湿而转变为类似山里的颜色,能与环境产生对话。而在近距离时,建筑则会因量体构成元素的统一而使形态具有一种纯粹的美感。
▲ The Screen 建筑手绘图。
Q:你很多项目都集中在2014 年以前,这几年有没有正在建设中或者概念已经形成的项目?
A:一个8 万平方米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没有土地面积做操场跑道,所以我把体育设施分解成16 个体育单元,比如跑道,架在空中不占任何面积,还有上层的空中花园,包括通风和遮阳等都以绿化来实现。学生宿舍的每一层都有户外花园,也有健身房、篮球场、排球场等锻炼场地。整个建筑坐落在台地上,周围相当于一个结界。就像是孙悟空给唐僧外面画一个“圈”,里面出不来,外面也进不去。
▲ 因为没有多余土地面积,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体育设施单元被分散在建筑中的各个层面。
这里的结界与传统意义上的“红线”概念是不一样的,这个结界是通过空间设计来打造的,比如通过立面的切口能够看到学生在跑步、锻炼,但你却不能进去。学校在深圳,是一个高密度发展的亚热带地区,这个建筑就是属于这个地方的。
▲ 以设计来设定“结界”,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红线”概念。
另一个是江西庐山的归宗禅寺,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寺院。里面种植着几十棵千年古樟树。传统寺院没有任何一个设计真正诠释什么是佛教,所以我希望用这个设计来诠释何谓佛教。佛教讲什么?讲宽容,讲修行,佛的寺院不是烧香拜佛用的,是要让人开悟顿悟。甫一进入的时候是看不见寺庙的,首先会看见一池水,顺水而走,有一个小口下来一拐弯,看到寺院的入口。每一次转折都会产生动态的感觉,看到不一样的场景。曲折回环中,人们看到树木、看到水、看到寺庙,寺庙外立面是屏风的形式,材料是木头与钢丝网。
▲ 归宗寺水院透视图。
佛堂前面有一个白瓷转经桶。人们参拜完释迦牟尼像之后,可以去参观另一个园子,里面有一个藏书阁,很现代,由金属和一层层的木头打造而成,从低到高,最后看到庐山面貌。除此之外,还有方丈等寺院人员以及香客居住的地方,历经千年的王羲之洗墨池遗址得以保留,并以夯土重新修建了“羲之草堂”。(完)
实际上,李晓东工作室目前还有另外一些项目处于深化或即将建设的阶段。位于五台山的禅寺,李晓东称之为“做过的最复杂的建筑形态”,各个功能空间依循基底地形次第铺开,拥有极强的纵深感和层次性。位于宁波的水上会所,室内外均以竹子包裹,独具匠心的细节处处可见,比如以不锈钢制成的卧室床具,底部以不锈钢做支撑,仿佛漂浮于空间之中。他甚至在杭州湾大桥附近湿地上构想了一个以镜面装饰的图书馆,拥有海市蜃楼的宏大感……它们均诠释了身份认同这一并不新鲜、但却被李晓东赋予了自身更多思考并投入了诸多实践的概念,不炫技,不张扬,却很有力。
本文来自《INTERNI设计时代》2017年10月刊Focusing。
文字 / Vivienne
图片 / 李晓东工作室
编辑 / 王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