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荣宅展“罗马:1950-1965”
自上世纪40 年代中期开始,除了文学和电影等行业的繁荣发展,意大利的艺术领域也四处可见针锋相对的辩论和煽动,对立群体及立场相悖者不断激增。罗马正是这场思想碰撞最关键的中心阵地之一。1950 年11 月艺术家马里奥·巴洛科(Mario Ballocco)在AZ 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起源派》(Gruppo Origine),宣布他与朱塞佩·卡罗莱纳(Giuseppe Capogrossi)和埃托·科拉(Ettore Colla)创立的群体纲领,表达了“对严谨、连贯且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的需求”,强烈反对装饰主义,摒弃固有三维形式;减少色彩运用,以达到“最简单却极具深刻的表现形式”;重现“图像本源、线性和纯粹的基础性图像”。
其后一代是形式派(Forma),尽管创立于1947 年(早于起源派),却由一群较年轻的艺术家组成,其中包括卡拉·阿卡迪(Carla Accardi)和朱利奥·图尔卡托(Giulio Turcato)等。他们的艺术视角更多地集中在绘画上,其创作充满活力且富有开放性,彰显了他们通过使用原色和新形式创造新现实的能力。
“罗马:1950-1965”展出了包括上述派别(以及八人组Gruppo degli Otto和新艺术战线Fronte Nuovo delle Arti两大派别)艺术家在内的、13 位意大利艺术家创作的30 多幅绘画和雕塑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一窥战后罗马的历史和艺术氛围。展品没有因不同团体流派而被分隔,而是以房间为单元自由地放置于空间的不同角落。
如何将不同历史背景的艺术作品与荣宅本身环境进行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在采访中塞兰特提到,他的灵感来源于上海老街道上因修复老建筑而搭建出来的脚手架,以及它们与露台之间的联系。因为荣宅的特殊性,大部分作品不能直接悬挂在墙上,所以由上海周边地区常见的轻质竹子排列组成的结构装置承载了这些艺术作品。“我们通过使用本地的原料,将每个房间的颜色变化和艺术品陈列渲染得十分微妙,希望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氛围能够有效促使当代人对艺术的理解。”
文字 / 刘梦婕
摄影 / Alessandro Wang
图片 / Fondazione Pr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