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斯光环下
经过了符号化的提炼与转译,80年代的意大利孟菲斯设计小组(Memphis Design Group)创造的颠覆性设计风格,如今已经成为设计师们重要的灵感源泉。无论是对仍活跃在设计界的孟菲斯小组成员杜·帕斯基耶尔,还是当下的如李·布鲁姆一般的年轻设计力量,孟菲斯设计风格持续地在创意实践中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卡米列·瓦拉拉
Camille Walala
▲ 平面艺术家卡米列·瓦拉拉从小受父母影响,“我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他收藏了许多孟菲斯设计小组的作品,这让我着迷于那些大胆的颜色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瓦拉拉回忆起自己童年时说道,“从热爱非洲艺术的母亲那里,我接触到了非洲的‘部落波普’(Tribal Pop),而津巴布韦恩德贝勒部落(Ndebele,Zimbabwe)的图案一直是我灵感的源泉。”
平面艺术家卡米列·瓦拉拉(Camille Walala)从小就浸染在孟菲斯的世界里。在父母的启蒙教育下,瓦拉拉视孟菲斯为一种不拘泥的创作态度。2017年7月,为伦敦的“现在美术馆”(Now Gallery,London)创造了一处充满活力的迷宫——“幻境神殿”(Temple to Wonder)。
▲ 令人晕眩的“幻境神殿”。
高饱和度的撞色组合,由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穿插其中。它们所形成的空间视错觉融合了格林尼治半岛(Greenwich Peninsula)的轮廓和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河岸的曲线,使这座幻境神殿成为自然景观的空间延伸。穿越迷宫的观众会经过大大小小的空间,有的开放舒适、有的狭窄拥挤,高低不平的地面与镜中的幻象恣意交织,让人感到晕眩而兴奋。
▲ “幻境神殿”与现在美术馆的内外景观都能形成一种对话式的关系。
迷宫的中心藏着一个谜题:瓦拉拉将不对称的立体装置和图案并置在一起,让观众去发现相似画面中的不同之处。而空中悬挂的图形作为视觉高潮又为整个空间体验增添了一种轻盈感。幻境神殿作为一段独特的色彩之旅,散发着浓浓的孟菲斯式气息:玩世不恭、高度娱乐、戏谑与新奇。
▲ 瓦拉拉的视错觉艺术让观众误以为神殿的入口是一个通往地下的阶梯。
▲ 瓦拉拉经典的“部落波普”让整个装置充满了异域风情。
娜塔莉·杜·帕斯基耶尔
Nathalie du Pasquier
▲ 杜·帕斯基耶尔于1979 年起定居意大利米兰,成为孟菲斯设计小组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接下来的7 年专门从事各种织物和家具的设计。
孟菲斯设计小组的娜塔莉·杜·帕斯基耶尔是一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她与索特萨斯、米歇尔·德·卢基(Michele de Lucchi)和乔治·索登(George Sowden)在20 世纪80 年代创造了孟菲斯标签式的印花。小组解散后,她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今年夏季,她的50件创作构成了伦敦佩斯画廊(Pace London)的“时而”(From Time to Time)个展。不同于孟菲斯风格的继承者,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蒙与发展,杜·帕斯基耶尔以“具象”来演绎非正常逻辑思维产生的抽象画面。
▲ 娜塔莉·杜·帕斯基耶尔在伦敦佩斯画廊的个人展览“时而”(From Time to Time)。
▲ 杜·帕斯基耶尔的色彩艺术与图形语言从作品中蔓延到空间中,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从20 世纪90 年代到2009 年,在为香港Le Cadre Gallery 创作期间,她从东方的风水学中获得启发,将中国画布局中所讲究的动态平衡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了今天作品中兼具平静与节奏的韵律感。而“构筑物”(Construction)一直是杜·帕斯基耶尔静物画中描绘的对象,同时也是她创造的介乎于雕塑和装置之间的模型。
▲ 空间的色彩构成与杜·帕斯基耶尔的静物画是一种互为的关系。
▲ 杜·帕斯基耶尔的雕塑作品同时也是她绘画的对象。
她热爱在不同介质上探讨各个构筑物的演变过程,在“时而”展览中,杜·帕斯基耶尔把展厅也视为创作的媒介,将抽象的二维图形放大到三维空间的尺度,提取画作中的颜色填充到图形中,让作品与空间形成一种层层包裹的关系。
李·布鲁姆
Lee Broom
▲ 英国设计师李·布鲁姆
英国设计师李·布鲁姆(Lee Broom)将舞台艺术语言与装饰艺术相结合,其经典作品Hanging Hoop Chair受到孟菲斯设计小组成员德·卢基First Chair的极大启发。Hanging Hoop Chair的造型比例更具节奏感,其黄铜质感与暗红色织物所形成的默契彰显了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
▲ 德·卢基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First Chair有一种穿越的未来感。
▲ 李·布鲁姆的挂环椅轻盈而优雅。
▲ 李·布鲁姆Drunken Side Table形象而风趣地捕捉到了人醉酒后的姿态。
▲ 李·布鲁姆今年春季为本土瓷器品牌Wedgewood设计的新系列Wedgwood Vase体现了工艺与设计的融合。
MASQUESPACIO
事务所
▲ Masquespacio是由Ana Milena Hernandez Palacios和Christophe Penasse在2010年创立的创意咨询公司。
西班牙MASQUESPACIO事务所的室内设计延续了孟菲斯式的斑斓色彩和几何元素,在材料的选择上更趋细腻:大理石、黄铜、天鹅绒等材料逐渐替代了过去廉价的塑料、不锈钢和纤维织物。正是通过这种提取与创新的方式,今天的设计师们延续着精彩的过去。
▲ 孟菲斯不拘泥的设计态度在MASQUESPACIO的办公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工位的色彩调和度相对较高,使空间色彩体验更加细腻。
▲ MASQUESPACIO 的“Toad Stool”系列组成的休息区既诙谐幽默,又摩登前卫。
▲ MASQUESPACIO通过产品和平面设计将孟菲斯风范进行到底。
关于孟菲斯设计小组:
20世纪80 年代意大利诞生的孟菲斯设计小组被视为激进设计的标志之一,它身着娱乐和戏谑的衣装,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家具设计的臆想。这场设计运动伴随着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多元主义的更迭态势,与社会、文学和艺术等领域一同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对堂皇语境的批判。随后的解构主义为70 年代后的西方设计界注入动力,打破了设计师的创作习惯。它影响着设计师用分解的观念创造出颇值得玩味的不确定感。在孟菲斯设计小组,这种新式表达体现在设计师们从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潮中汲取营养,如30 年代的荷兰风格派(De Stijl)、新艺术风格(Art Deco)、60 年代的波普艺术(Pop Art)、80 年代的消费文化,以及远古时期美洲阿兹台克(Aztec)图腾。1981 年孟菲斯设计小组的新作品在米兰展出,引起了设计界的广泛注意。1988年,孟菲斯设计小组解散。
本文选自《INTERNI设计时代》11月刊 Designing.
文字 / 刘雅羲
图片 / Camille Walala, Nathalie du Pasquier,
Now Gallery,Pace London
编辑 / 若泽,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