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Dr. Ulrike Lorenz | 曼海姆美术馆新馆:艺术城中城的理想生活
作为德国最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的曼海姆美术馆新馆(New Kunsthalle Mannheim,Mannheim)经过两年半施工,于2017年12月交付使用,201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Architekten von Gerkan, Marg und Partner,简称GMP)以“城中城”(City in the city)为概念,在馆内展开理想化的都市生活,满足到访者的期待与想象。
▲ 鸟瞰德国曼海姆美术馆新馆。
新馆建筑坐落于曼海姆菲德烈(Friedrichsplatz)广场一侧,与1907年由赫尔曼·彼凌(Hermann Billing)设计的老馆相连。不同于老馆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加建的美术馆是一座简洁而充满力量的建筑。它犹如一座微型街区嵌入城市的棋盘状布局:建筑内的8组独立结构围绕着中庭交错排布,其间的连廊、平台和空中桥梁打破了各个独立结构的单一性,让公共空间充满张力。它们就像城市建筑、广场和街区,丰富了美术馆的流线并开放了展览空间的边界。
▲ 掩映在树荫中的新馆建筑。
美术馆新馆的中庭是一个贯通三层的高耸空间,它是城市空间的延展,也是一处坐落在美术馆里的“市民广场”。作为各个功能区的枢纽和展览的开端,中庭通过德国著名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巨幅浮雕来“刻画”一座艺术殿堂的经典形象。美术馆开幕后,新旧两馆的连接处将作为一座浸入式的展厅,由当代艺术家詹姆斯· 特瑞尔(James Turrell)进行重新设计。而这里的雕塑花园将以崭新的空间背景呈现原展示于此的一系列著名雕塑作品,如奈杰尔·霍尔(Nigel Hall)的《慢动作》(Slow Motion)和克里斯托弗·弗赖曼(Christoph Freimann)的《巨虫2》(Großer Bug 2)。临时展览和永久展览分布在中庭周边的独立建筑中。其中,一二层的展览空间内设有侧光照明,三层大尺度空间通过屋顶照明来营造可变的光线效果,而顶层的观景平台则用来陈设美术馆极具价值的雕塑收藏。当观众欣赏完展览时,就可以来到屋顶花园,在这里将菲德烈广场和著名的水塔景致尽收眼底。
▲ 德国曼海姆美术馆新馆的入口面向菲德烈广场公园。
▲ 各个空间体块交互错落,不同的高度、宽度以及穿插其间的扩展空间,打破了建筑形体的单一感。72组镀铜不锈钢网固定于玻璃幕墙之外的结构框架上。
此外,建筑立面上覆盖的不锈钢织网赋予美术馆令人过目难忘的整体形象,金属织网的镀铜表皮定义了整个建筑的灰金色基调,也呼应了周边建筑的砂岩质地。这个巨大的金属织网由德国迪伦市的GKD织造工厂(GKD Technical Weaving Mill)定制而成,具有艺术和技术双方面的唯一性,可以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固。总面积超过4600平方米的建筑立面由72组独立的镀铜不锈钢网构成,每组钢网由4股相互缠绕的不锈钢丝与直径2.5厘米的钢管经纬编织而成。不锈钢织网的通透度根据视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使建筑在各个季节和自然光照射条件下显得生动而富于变幻。夜幕降临时,自重44吨、高21米的立面被103组聚光灯照亮,庞大的建筑体顿时显得轻盈而优雅。
▲ 72组镀铜不锈钢网固定于玻璃幕墙之外的结构框架上。
▲ 视角不同,建筑立面上的金属织网通透度也各不相同。
在曼海姆美术馆新馆这座活跃的“艺术之城”,每个展览空间都能够实现自我表达,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展览策划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在本刊的采访中,馆长乌尔丽克·洛伦茨博士(Dr. Ulrike Lorenz)从未来趋势这一角度解读曼海姆美术馆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Q = INTERNI设计时代
A = Dr. Ulrike Lorenz
Q:曼海姆美术馆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A: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的建立旨在于服务社会的民主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21世纪的博物馆与观众是一种平等互为的关系,支持多元化和丰富性。在曼海姆,我们将博物馆的这种定位称为“移动的博物馆”(Museum in Motion)。新馆将通过现当代艺术回应城市中生动、活跃和满载着回忆的瞬间,而这座建筑正以一种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态势将美术馆植入多样的都市生活中。
▲ 自然光通过中庭上方的天窗洒满整个公共空间。
Q:你认为博物馆建筑面对的最具挑战的变革是什么?
A:博物馆建筑所面对的最具挑战的变革,来自于数字化、全球化和不断变化的地区文化。建筑作为这些大趋势的物化载体,很难持续性地满足未来的各项需求。因此,曼海姆美术馆新馆一直在设计上探寻空间的可塑性,以支持未来那些超乎想象的奇思妙想。
▲ 参观者通过富于变化的流线穿梭在各个展览空间之中。
Q:曼海姆美术馆看起来十分庞大,你希望观众从这里获得什么样的体验?
A:本着“移动的博物馆”这一宗旨,我们正创造着一个能让人们身心都能获得启发的空间。比如,我们叫中庭周围那7个独立的建筑体为“方块”,如果说中庭是一座市场,尺度、比例和光线各不相同的“方块”就是供人们观望、反思甚至冥想的地方。在这个复杂性和纯粹性交织在一起的巨大空间中,我们希望通过精心挑选的藏品来鼓励观众在此漫游体验,并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在6月份开馆之前,整个空间将融入数字多媒体策略,旨在吸引人们花更多时间在这里学习、探索或只是休闲娱乐。
▲ 尺度各异的挑空的空间为来访者带来充满张力的空间体验。
Q:曼海姆美术馆新馆项目中最具挑战、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是什么?
A:为美术馆空间策划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方案是最具挑战、同时也让人激动的事。即便成本高昂,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广泛而丰富的资源和高效的互动方式。比如,观众可以更快地获得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被大大提升。博物馆也可以获得更多策略性的合作关系,甚至更多的商业机会。这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而艺术的体验方式也趋于多元化。
▲ 参观者可以站在二层的连廊上鸟瞰中庭。
Q:关于博物馆建筑空间,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A:首先,公共机构的权威性与体验的私人性总是存在着矛盾,最佳的博物馆空间应该致力于调和这种矛盾。“城中城”是为曼海姆美术馆定制的一个空间策略——人吸引人,因此有了城市。市民的活动是保持城市活力的源动力,城市的艺术由市民激活。因此博物馆空间的通达度、开放度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其次,数字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静止的艺术品“开口讲故事”,鼓励观众积极地与之互动。除此之外,数字化的工具可以为博物馆和参观者建立“对话”,它强调现代化社会的本质问题,唤起人们不同的接收方式并启发思考。对一座旨在融入市民每日生活的博物馆来说,数字化的工具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媒介。最后,博物馆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它是否可以适应虚拟空间的未来发展恐怕才是最重要的。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对博物馆而言,是关键,也是趋势。(完)
▲ 新馆中庭是美术馆展览的开端。
作为曼海姆这座文化古城的缩影,美术馆新馆的落成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正在植入已有的都市生活:它致力于启发民众,与社会共同延展艺术的边界,并以更积极和开放的姿态鼓励市民在艺术体验中获取对未来的积极想象。
采访、文字 / 刘雅羲
图片 / GMP
摄影 / Hans-Georg Esch, Kunsthalle Mannheim,
Lukac Diehl 2017, Marcus Bredt
编辑 / 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