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I. The Magazine of Interiors and Contemporary Design

INTERNI专访 | 名和晃平:拥抱感性的宇宙

宇宙中是存在着“某些感性”的,
在宇宙的历史中,这些感性
也在以物质为媒介向其他的感性传达着什么。
我便把这其中一种物质间的
感性传达的关联用雕塑的方式展现出来。
—— 名和晃平

名和晃平(Kohei Nawa)出生于1975年,他的创作中彰显着社会逐步进入网络化不断高速发展的时代身份,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带着强烈“当下性”色彩的现代科技语言,正如他最著名的Pixcell系列最初的灵感正是来源于网络中的像素单位。另一方面,虽然名和晃平多次强调“代表”日本文化不再是当代艺术家的一种必须,但他的作品中所渗透着关于生与死的探索,依旧让人不禁联系到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与禅宗美学。说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冲击,显得太过模棱两可,但这也成为理解他作品一种参照维度。Flora错落有致地在日式庭院中演绎着静态与流动的和谐,Throne则在极具现代感和未来感的金色表面下暗藏着传统宗教的神秘魅力。

▲ 日本艺术家名和晃平。

从名和晃平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也可窥见不同文化和艺术语言对他的影响——出生于大阪成长于京都,求学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雕塑专业期间则钟情于对京都寺庙、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文化的研究。而后他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留学期间,则深受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作品的启发,对于雕塑的探索路径转向了对于身体/ 皮肤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一种充满逻辑、批判与反思的视觉语言。

▲ 棱镜鹿,出自名和晃平最为人熟知的Pixcell系列,无数个光亮的玻璃球包裹着真实的动物标本,让每个细节在玻璃球“棱镜”般的透视中呈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以“像素”(pixel)为单位重构出动物的另一种“生命”样态。图片/ Kohei Nawa

通过特殊的物质表面来反映探索人类精神性存在的艺术尝试,贯穿在名和晃平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之中;而希望通过艺术的探索无限逼近宇宙规律和终极真理则成为他一以贯之的追问。兴许是因为精神性存在这一主题,虽具有不可回避的重要性却总是如此玄奥,名和晃平不断地突破艺术语言以求丰富自己对于人类主体感性变化的表达。玻璃珠、热熔胶甚至洗涤剂都成为他手中的雕塑材质,同时绘画、大型艺术装置、服装甚至身体都成为他的实验对象。精准地拿捏日常性材料创造出大胆而独特的形态,无疑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手法。

▲ 作品Force利用液体材料的延展性呈现宇宙和自然界中无所不在的力。“Japanorama, 1970年后的艺术新形态”展览现场,Force,2017年,法国巴黎蓬皮杜梅斯中心,摄影/ Jacqueline Trichard

积淀于对日本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同时对西方雕塑语言和多元材料保持开放性态度,名和晃平专注于对当下社会脉络的自我表达,时代特征和个人身份裹挟为一体投射在他的创作中,最终指向对于最根本的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用雕塑的物质性表面链接个体心灵和永恒性实体,名和晃平在一种广阔的生命坐标中,剔除对于材料、文化或身份的界定回到艺术的原点,以一种轻盈的身姿和纯粹的思考拥抱宇宙。

Q = INTERNI 设计时代
A = Kohei Nawa

Q:外层(表面)呈现或说外在表现是你艺术创作中的出发点,你的艺术哲学是如何演变的?

A:我在学生时代学习雕塑时,非常关注雕塑的外表,并以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研究。这种雕塑的感性内在和外表之间的关系,是我现在可能也是未来持续关注的一点。我现在非常在意建筑、空间所能带来的体验,即使雕塑所能带给人的感官感受始于外表,但其最终的呈现一定不止于外表。

▲ 置于户外的大型雕塑作品White Deer利用特殊的反光材质与曲线设计,展开了一场光与影的游戏。鹿的形象完美掩映在背景中,虚实相见,提出关于宇宙间生命起源的原始追问。

Q:人类在持续创造、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生存环境与心灵的双重毁灭与扭曲。你怎样理解人类在世界中的位置?

A:我认为人类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人有着动物性的一面,但同时也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类可以超越动物性的感官享受或痛苦,从而进行思考、判断、构建理论。这种精神性的存在从本质上拥有发现宇宙规律和真理的力量,艺术可以说是在不断向这种力量靠近的尝试。

▲ Moment #18,墨水通过滴墨装置在画布上以不同弧度、轨迹组成复杂而精致的流畅曲线,将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压缩在平面中。名和晃平使用墨水这一材质进行随机性的实验,讨论理性绘画的可能性。2014年,布面丙烯,86.0X153.2cm 摄影 /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Q:尽管你没有刻意地去代表日本艺术,但是从你的创作中,我们能感受到对日本艺术精神与气质的继承。这种精神与气质是什么?

A:我并没有拘泥于日本文化,而是经常在想,在包括日本在内的这个世界中,自己该表达些什么。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今年卢浮宫金字塔即将推出的展览中,我们被称作是“代表日本的艺术”。所以现在的我们在致力于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 尺度巨大的装置作品Manifold围绕重力的概念,破坏平衡性的优美感,在城市空间中放大信息过剩与能量爆炸的现代图景。图片/ Kohei Nawa

Q:你曾在欧洲学习过艺术与艺术史,那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在日本的学习和在欧洲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吗?安东尼· 格雷姆对你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A:在还是大学学生时,我曾去看安东尼· 格雷姆的展览,并深受启发。安东尼是伦敦的艺术家,所以我当时非常强烈地想要去伦敦学习雕塑,并如愿以偿。伦敦,或者说整个欧洲,都有非常多的当代艺术的发生场所。教育设施、博物馆、画廊以及公共评论场所一起构建了扎实的艺术讨论和评估基础。在这一点上,欧洲和日本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其实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我都可以做到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最后选择在日本驻扎。

▲ 装置Ether以热熔胶材料试图展示物质的流动性与固态化之间的模糊地带。图片/ Kohei Nawa

Q:你所关注的主题和材料都使您和传统概念中的“艺术家”有所区别。那么对你来说,“艺术”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A:就“发现新价值,呈现可能性”这一领域而言,如果说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那么艺术就是问题本身或者说提出问题的方式,它并不一定要成为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对我来说,生活在这个世界、对这个时代的感知,会像反射般地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 Throne,2017年,综合媒介,140.0×73.6×59.0cm,摄影/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Q:和传统艺术家相比,你更关注对数字化的探索,为什么?

A:在学生时代,我亲眼见证了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流行以及整个社会对数字化越来越强的依赖。有人说人类的敏感性因此而消失了,随着文明化的不断扩大、蓬勃,人们的感性活动也随之在变化。我很好奇这种变化的未来走向,因此我十分关注感官如何推动全人类走向等诸如此类问题,而不仅仅是沉醉于数字化。

▲ 每位观众都被邀请行走于装置之中,同时用视觉和触觉感知,在不断膨胀的泡沫之中体会从生存到破灭的瞬间。“爱知三年展”展览现场,2013年,日本爱知,摄影/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Q:与川久保玲女士的合作堪称经典,你怎样看待作为中介和实验的时装?建筑、设计等其他的项目,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经历?

A: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一流创作者合作是非常刺激的。这些合作给予我灵感,以此为契机,也让我去重新审视自己曾经下意识使用的创作形式。我开始思考何谓建筑,何谓艺术。我认为只要项目有趣,我还会持续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原本,我在进行雕塑创作的时候就会带着建筑的视角,可以说是用建筑的方式来表现雕塑,也可以说是让雕塑的概念在建筑层面展现出来。今后我更会继续让雕塑和建筑并向而行。

▲ “犬岛艺廊项目F-Art House“展览现场,Biota的无规则特征充斥在空间中的白色雕塑中,粗糙的表面与略带侵略性的形态再现着生命在原初的物质混乱中挣扎、演变的感性体验。2013年,日本冈山。摄影 /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Q:你最近有什么艺术尝试吗?未来有何计划,将带来什么艺术作品?

A:最近我正在为卢浮宫金字塔创造一件雕塑品,这是只此一生的机会,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关于建筑的新项目也在执行中。我自己对在城市中创作公共艺术来和公众形成连接也非常感兴趣。除了画廊或室内场所,我希望艺术也可以发生、介入到公共空间中。我几乎没有考虑过未来的走向,一路上我都是凭借着兴趣在创作,也希望给自己更多的灵活与可能性。

本文节选自《INTERNI设计时代》5月刊 INSIGHTS。


文字 / 金怡
图片 / Kohei Nawa
编辑 / Nana
美编 / 晨曦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