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DV:城市先行者 | INTERNI设计时代专访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师不断探索理想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可能性,他们被称为“时代的先行者”,代表着其所在的文化系统对自身未来最关键的关注和行动。MVRDV事务所即是其中的一员:荷兰建筑师韦尼·马斯(Winy Maas)、雅各布·凡·里斯(Jacob van Rijs)和娜莎莉·德·弗里斯(Nathalie de Vries)于1993年在荷兰鹿特丹共同创立了这一激进而具探究性的建筑机构,其设计和研究遍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三大领域。
▲ MVRDV事务所荷兰建筑师韦尼·马斯(Winy Maas)、娜莎莉·德·弗里斯(Nathalie de Vries)、雅各布·凡·里斯(Jacob van Rijs)。
一直以来,MVRDV踊跃地参与各类项目,探寻普适性的解决方案的超越和拓新。自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荷兰馆以来,他们在荷兰本土、西班牙、中国、法国、美国、印度和韩国等国家进行各种类型的建筑实践,参与多项大规模城市规划项目。他们所向往的未来城市规划方案是合理的、具备高弹性与高应变能力的空间环境。
▲ 深圳“设计互联”正在展出的“数字之维”主展馆中,MVRDV通过一个曲折迷宫般的空间。以上下两层展开,为设计师和作品打造个性化和各自独立的展览环境。
Q = INTERNI设计时代
A = MVRDV
Q: MVRDV以研究著称,在研究中包含哪些因素,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些年中,研究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25年中,MVRDV持续以研究先行的理念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涵盖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概念和实践成果。研究中我们高度重视当地文脉和使用者的需求,与当地合作者共同开发综合性的、基于用户需求的方案,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居住和工作于城市中的人士才真正了解城市。MVRDV同时采用BIM系统,拥有正式的内部BREEAM和LEED顾问。
▲ 斯派克尼瑟新图书馆以一座书山的造型出现,这既像是广告又像是对读者发出的邀请。这个建筑将不同的功能集合起来,形成了其金字塔的外观,被480米长的书架和阅读区域包裹环绕。
Q: “数据景观”如何转化为实际项目,关键性的“一跃”如何实现?
A: “数据景观”涵盖各种类型的数据(法律、经济、限制性因素、环境等),这些要素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没有所谓从数据到设计的“一跃”,而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每一天不断细致推敲,这让我们不是狭隘地对单个参数或者数据作出反馈。数据景观与“实际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周期性共生的:我们大多数的项目由建筑基址所有限制的可视化开始、最大限度地进行数据采集。
▲ 荷兰鹿特丹市集住宅是一个包含食品、休闲、生活和停车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通过对不同功能的合理组合,公共建筑和社会住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提高了整体协调性。
可以将城市和建筑的管理要求作为数字景观然后转化所谓的“实际项目”,例如法国波多尔河畔住宅综合体项目;有些项目则主要受经济数据影响,你还可以从鹿特丹的萨克斯高楼项目中找到优化算法的例子。当各类解决方案自身不断成为要素时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数据景观。我们依照数据景观中的各因素(阳台、日照光线、结构性能……)对1000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加以评估,这就是数据景观的形成,因此这并不是“跳跃”。也许就是这种数据导向性的思维,让我们喜欢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筑形体采用切割、堆叠和像素化等手段。
▲ 韩国空中花园专注于打造一个空中花园小镇, 成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地标的新地标。
Q: MVRDV的项目涵盖各类建筑类型,MVRDV设计的重要关键词是什么?
A: 高密度、可持续性、重视民众社交活动是MVRDV项目中一以贯之的原则。例如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荷兰馆层叠的景观体现了未来建筑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科技和自然要素;市集住宅(Market Hall)项目则将市场、居住区和零售系统合并,成为城市观光中心;巴黎第一个“生态街区”中的可持续办公楼“推板大楼”(Pushed Slab)设计回应了可持续性要求和空间灵活性标准,不但打造了高质量的工作环境,也保留了原有的视线;阿姆斯特丹的水晶屋在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ABT工程公司及承包商韦塞尔·泽斯特(Wessels Zeist)的合作研发下,得出了结构解决办法和制造工艺技巧,比如使用一种德国生产的高强度UV结合透明Delo工业粘合剂,代替传统灰浆作为砖体粘合剂。
▲ 荷兰鹿特丹猪城“Pig City”是MVRDV改变生产模式并进行生态养殖的尝试,将其高密度设计应用于养殖业。
▲ 荷兰鹿特丹博物馆公园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方案以圆柱形体的设计优化了外墙表面。此形体是由围绕的路线而上,结束于设有餐厅和雕塑公园的屋顶。
Q: 历史上诸多人士认为长远而言乌托邦式的建筑项目不可避免地带来专制和各类问题,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A: 如今建筑通常被批评太过于乌托邦、太梦幻、太有野心,但解决过度拥挤、资源有限和气候变化等现存各类问题,激进和试验性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如何使城市更绿色、更有吸引力、更宜居,对气候变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 MVRDV应邀将荷兰阿尔梅勒市世博区建设为当地绿色城市中心扩展区一部分,这片海上用地将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城市街道,也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植物宝库。
Q: MVRDV的工作毫无疑问是高度理性的,但我们可以从你们的工作中感受到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深厚的情感。
A: 你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建筑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尽管MVRDV起源于荷兰,但我们总是与项目当地建筑师合作以进一步了解其所处环境,也将当地专家纳入建筑过程,互相学习以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 天津滨海图书馆中,MVRDV将其中的“眼睛”称之为“内向的标志物”以及“建筑的矛盾点”,书架成为了座椅的一部分,在上面可以休息、阅读或是聊天,上面可以进行攀爬,具有很好的可达性,是一处有机的社交空间。
Q: 从已建成建筑的居住者和使用者那里,你们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A: 我们不断与客户开展对话,甚至与第一座建筑的用户至今保持联系。他们都认为MVRDV的空间设计带来积极的感受,鼓舞人心、充满活力。有关这一点你可以看到各类媒体的诸多访谈,尤其很多人会对公共项目中公开讨论其优点和缺点。
▲ MVRDV设计的购物中心崇文门M-Cube位于北京核心区,外部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彩虹立面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并且是MVRDV始终坚持的对建筑技术创新的又一次尝试。
Q: MVRDV未来的方向和计划是怎样的?
A: 我们将继续在全球寻找新的机会,在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例如在北京崇文门M-Cube建筑,台南市轴心地带规划项目……除此之外,MVRDV将一如既往地建设具有创新意义和富有远见的项目,不断深化研究,使用最新技术。
▲ 上海张江未来公园将1万平方米的公共广场和3.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通过四个主要场馆划分:图书馆、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和运动场馆,此外还包括一个5.6万平方米的公园。
关于“数据景观”
MVRDV深信建筑和规划设计可以从量化层面塑造和改善环境,开创了“数据景观”这一模式:人工建筑在视觉上可以被数据量化力影响甚至定义,这些影响力可以是建筑规范、造价、技术限制条件,可以是自然条件例如光照、风,也可以来自客户或者当地规范。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他们把各种制约因素转化为建筑组成信息,通过计算机转换处理为数据,使建筑师更容易理解并处理影响建筑最终生成的各种因素,这就是所谓的“数据景观”(Data-Scape)。
为了更好地在“数据”的基础上实现目标,他们的工作基于高度的协作,汇聚了各领域的人才:从社会学家到程序员,从工程师到艺术家。MVRDV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形式,它们用完全数据驱动的模式超越和替代了人的艺术感知和现有被认知的几何形态。
本文来自《INTERNI设计时代》2018年1&2月刊 INSIGHTS。
文字 / 吴莹
图片 / MVRDV
编辑 / N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