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I. The Magazine of Interiors and Contemporary Design

探“遇见”,寻“未来”|“遇见未来”主题展在京正式启动

此图为中国科学技术馆西门正面实景图照片。

 

遇见未来主题展

 

2023年1月24日(正月初三),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主办,专业设计媒体《INTERNI设计时代》参与策展的“遇见未来”主题展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层短期展厅内正式开展。该展获得北京751、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亚洲卫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此展作为2023年农历癸卯年,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倾心打造的开年首展,将科学与艺术、文化与教育融合创新传播发展,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春节期间,“遇见未来”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短期展厅接待观众截止到今日累计235480人以上。

“遇见未来”展厅以科技为中心,结合文化、艺术、教育等元素融合的策展理念,从“遇见”出发,进而探索、破困、畅游、追寻“未来”生活,将科学家与艺术家对未来世界的科学畅想与价值观念融汇其中,同时也描绘着“未来”生活中记忆、情感、文化、生态的共情线索。

本次展厅布展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通过展出了《洞见》、《技术史地图》、《蓝箭航天火箭模型及发动机组》、《探索未来》、《指尖月球》、《星际传奇》、《尼比鲁·太阳系》、《浑天城》、《共境》、《造海》、《阿尼玛》、《树枝橡皮擦》、《新终极满汉全席》、《漫游庭园》、《一圈之貉》、《行星人格》、《梦的种子》等17组作品。当科学家遇见艺术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碰撞与交集,科学与艺术跨越各自的边界,携手互相激发创作的灵感,产生极具创意的艺术思想与形式。

整体展厅分为从科学畅想到与生态文明两个子展区。浩瀚宇宙、苍茫万物,一场科技盛宴,带您“遇见未来”。

参展作品介绍:

01《洞见》

《洞见》

名称:《洞见》

类型:数字投影作品

人类对黑洞的首次观测及声音捕捉的数字影音还原,这是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获得者叶锦添对科学探索精神近在咫尺的视觉呈现。源自2019年4月10日人类第一次观测到的M87中心黑洞视界面照片及音效,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之遥。在我们存在的世界里,能被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看做‘外向’,但同时每个东西都有它的‘内向’,而这个‘内向’就是‘精神DNA’,通过这个展览艺术家想打开一个发散思维的大门,启迪公众思考人类的未来世界。

02《技术史地图》

《技术史地图》

名称:《技术史地图》

类型:AR互动作品

创作者:邱志杰

作品支持方:亚洲数字艺术展

本次参展作品《技术史地图》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教授历时十余年创作的《寰宇全图》系列的“数字科技部分”。邱教授把三十余年水墨书法创作中扎实的笔墨与5G、AR技术相结合,这既是对数字技术发展的梳理,也是运用新科技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再创。

03《蓝箭航天火箭模型及发动机组》

《蓝箭航天火箭模型及发动机组》

在人类的历史中,新能源的应用引领了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革命。现在,一场太空运输工具的变革正在发生,而推动这场变革的是一种看起来并不特殊的能源——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甲烷(天然气)。

近年来,液氧甲烷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凭借着成本低廉的优势,成为商业航天的最佳选择。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来源广泛、容易运输和贮存。造价仅为煤油的三分之一,液氢的几十分之一。最关键的是,甲烷燃烧后不容易积碳,这意味着它是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合适燃料,具有优良的成本效益。当近乎无积碳的火箭重新着陆后,不需大规模清洗和维修发动机,仅需稍加维护即可再次发射,这极大的降低了火箭的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推进剂就采用的液氧甲烷组合。动力够用、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有利于未来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甲烷自然成为了商业航天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选能源方案,这将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它将拓宽人类进入太空的通道。可以想象,当我们前往太空,就像搭乘一辆普通的巴士,这个世界,又将有多少巨变即将发生。

04《探索未来》

《探索未来》

名称:《探索未来》

类型:装置艺术作品

创作者:格物互动·机械星联仿生实验室

《探索未来》是荒芜星球上已知的唯一生命体,承载着人类对于未来探索的决心:日复一日的太空漫步,持久地注视着毫无回应的信号灯。他是人类星辰大海宇宙梦的化身,属于未来,也属于希望。宇航员成长梦想,机械花绽放芳华,全息影像见证着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的澎湃力量。

《探索未来》是格物互动未来仿生艺术家张立振的未来探索梦想,也寓意新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即使面临着各种未知的困难和挑战,逐梦星辰、叩问宇宙的决心,更象征新时代中国科技力量磅礴向前。

05《指尖月球》

《指尖月球》

名称:《指尖月球》

类型:多点互动触摸交互作品

提供者:北京亚洲卫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指尖月球》是多年研发的多点触控式三维虚拟月球展品,用于科普我国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成果和月球知识,以便架起普通民众与月球知识的桥梁。该展品首次实现了三维月球多点的触摸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熟悉的多点触摸交互,或概览月球全貌或详查月表特征地物,完全实现多点触摸交互。

作品实现了多点触控式三维月球自由漫游、月球动画导览漫游、经纬度查找、月球地名查询等功能。数据来源是基于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全月影像及地形数据以及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着陆点数据构建。实现数据的动态加载,流畅漫游。

本展品既可以作为单独的科普展品放于科普展厅展示,还可以作为月球科普讲座的辅助工 具,借助于本软件强大的全月球自由漫游功能,科普专家边讲解月球故事边展示月球相关地点,事半功倍!

06《星际传奇》

《星际传奇》

名称:《星际传奇》

类型:装置艺术作品

创作者:格物互动·机械星联仿生实验室

《星际传奇》灵感起源于国内新锐仿生艺术家张立振的星际传奇梦:一场与星际的全新对话,鹿如科技力量,飞奔成金。飞奔的鹿群,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里的九色鹿,寓意诚信向善,在短短数十载的时间洗礼中,中国科技探索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以持续向星际散发电波的信号塔见证每一阶段的持续探索及价值凝结。

作品倡议新一代科技力量,以文化、科技、艺术与更多的时代探索结合,碰撞出更多时代科技乐章,赋能新时代发展,将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并重,大力弘扬科学文化。有诚信的土壤涵养,有求真求实的阳光雨露浇灌,中国科技界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中国才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07《尼比鲁·太阳系》

《尼比鲁·太阳系》

名称:《尼比鲁·太阳系》

类型:NFT艺术作品

创作者:隋建国、王飞跃

《尼比鲁·太阳系》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和中科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教授共同创作。

自2022年开始,元宇宙与NFT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屡屡掀起高潮,一些国际头部艺术家纷纷以创新NFT作品展开“插旗拓土”的比赛。在这一局面下,中央美院教授隋建国设想以手机中的陀螺仪,链接NFT的动态与形象。隋的这一想法得到中科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教授的肯定与支持。两人遂决定强强联合,拓展NFT的新形式。在平行艺术的基础上,王飞跃带领自己的专业队伍开发了专门的程序,完成艺术元宇宙总体框架下区块链智能算法与手机硬件的互动;隋则以其艺术想象力完成了整个NFT作品的图像叙述系统。

传说中的“尼比鲁”进入太阳系后,有过多次碰撞,才产生了地球以及月亮和其他行星,开创广义生命景观,给全球天文爱好者和人类文明继承者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尼比鲁·太阳系》以一组9件NFT作品作为一个系列,分别描述了“尼比鲁”与太阳系行星碰撞后产生的碎片之一,在太空中穿越八大行星时,与包括地球卫星月亮在内的九大星体引力产生多体动力互动的场面。九个星体与尼比鲁产生交互演化的结晶即为9件NFT艺术作品。

将“尼比鲁”这样一个上古苏美尔文明与现代天文爱好者共同关心的一个想象中的星体,以NFT艺术的形式,展示给中国乃至全球观众,仅仅显示了中国艺术家与科学家合力产生的初步效应。随着时间的进展,科学与艺术的互动跨界跨世界,将在中国的数字艺术场域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全新种类的NFT艺术作品,只有作品购买拥有者,才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放大和缩小尼比鲁(流星体)的表面,体验其内部和外部空间的拓扑结构。倾斜和转动手机的方向即可感受地球磁场的作用,与广阔的宇宙空间产生互动。

08《浑天城》

 《浑天城》

名称:《浑天城》

类型:科幻装置与科幻短片

创作者:野城

本装置以中国传统黑科技“浑天仪”为原型,发展出一个多维变幻的太空城市构想——浑天城。

浑天仪由西汉的落下闳发明,东汉科学家张衡进行了改进。浑天仪由浑仪和浑象构成。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浑天仪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将宇宙哲学模型以科学仪器的方式呈现出来。

浑天城以多重同心圆建构了一个相互嵌套的多维太空城市形态。根据引力分布的差异,它可以进行城市能量的驱动和转化。浑天城可以变幻出不同的形态。最基础的形态是扁平的二维静态城市,圆环都在同一平面之上。平面中心是巨大的球体城市核,它控制着城市形态的变化,驱动城市的运转。在不同的同心圆之上还有不同的卫星城市,它犹如一些局部的助推器,用于调节巨大的城市空间的引力分布,辅助城市核进行城市多维空间的变幻。

这个二维的同心圆嵌套结构与地球上的城市形态差别不大。在地球重力系统内,这样的同心圆城市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城市发展形态。而在太空中,这种空间形态才真正在物理学层面发挥出作用。向心力的作用,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以一定的速率自转,这是一个稳固而有效的太空城市形态。

浑天城除了二维平面的城市形态,还可以变幻成多维的城市形态。不同的同心圆可以在不同平面互不干扰的自转,形成一定的角度。浑天城犹如一部巨大的永动机,通过调节引力差异分布产生巨大的动能,如同控制引力的水坝流量,收集能量,供给城市系统的运作和空间变幻。

浑天城还有一个核心功能——星际折叠。当不同直径的圆环相互运动,打破同一平面,在特定的旋转速率和角度下,产生的引力差异分布会制造虫洞。利用虫洞的能量驱动,将物质与精神两种物料进行相互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浑天城可以通过虫洞进行时空穿越。

展出的实体装置由多个钢制圆环框架构成,其上向心排布的废旧电路板代表浑天城环状结构上的城市模块。这些模块大小错落,电路板上的线路和元件犹如太空城市的管线道路和功能空间。装置可以如浑天仪一样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发出不同的声光互动,形成不同角度的多维太空城市的模拟。这个简化的太空城市装置,犹如一件远古文明的科幻文物,亦或一台预言式的哲学机器,呈现了未来人类在外太空生存的一种巨构空间城市的构想。

《浑天城》在展现科技创新带来非凡魅力的同时,也寓意着面向未来,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浑天仪到浑天城,以古鉴今,凝心聚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楫扬帆新征程。

09《共境》

《共境》

名称:《共境》

类型:AR艺术装置

创作者:高孝午

《共境》系列作品,是艺术家高孝午用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科学艺术融合特质。作品本身结合3D建模过程,并融入先进的AR增强现实技术,观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web端或微信小程序“高孝午艺术AR体验”、下载APP的方式均可体验,通过点选该作品,进行放大、缩小、旋转,与现实场景进行融合并拍照(或视频)互动。

《共境》意为共有、共生之境。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都是以数据为载体,在物质化的世界之外形成了一个延展性很强的虚拟数据形态的世界。作品以生态作为切入点,希望人们重视与所见之物紧密关联的依存关系,从而尝试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

10《造海》

《造海》

名称:《造海》

类型:公共艺术装置

创作者:李宜桐

《造海》是一件探讨“未来材料”的公共艺术装置。创作灵感来源于对2060碳中和目标可持续设计的一种探索。风动装置是由751联合BOTTLOOP抱朴共同呈现的公共艺术品,在设计的领域对其探索。装置中板材与颗粒皆来源于塑料垃圾回收再生材料,表面的不完美恰恰是这颗蓝色星球现实的呈现。公共艺术设计师李宜桐用“曾用过的材料”回答“Before 2060”。

我们丢弃的塑料垃圾,要经过450年的时间才能分解,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食物链的因果循环不言而喻,这些塑料微粒又会回到我们的餐桌上。风起时,它是一朵自由波动的海浪,静止时,它也是一副鱼的骨架,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最后也许只剩下空空如也的世界。

本次《造海》装置的呈现,是我们在设计的领域对它进行了探索。装置中板材与颗粒皆来源于塑料垃圾回收再生,为再生材料,设计师用传统建筑中建筑表皮的形式展示了材料的特性,风动幕墙利用动力学的风力模拟风吹动的效果,让板材随风而动,从自然取材回馈给自然。为了这次的探索我们进行了很多次材料实验,因为海洋垃圾回收的难以清理,其表面的透明度与原生材料会有些差别,但这种不完美恰恰是现实的呈现,因为这种不完美已经存在于这颗蓝色星球上。

11《阿尼玛》

 《阿尼玛》

名称:阿尼玛

类型:公共艺术装置

创作者:荒木宏介

阿尼玛是一套由食物垃圾和大漆,日本漆手工制作的餐具,是为了鼓励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 系。食物垃圾被制成粉沫,与大漆结合并成型。由于大漆的氧化作用,餐具呈现出非常深的棕色,在阳光等强光下会显得更加明亮。大漆的使用保证了餐具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它也赋予产品实用的强度、防水性、抗菌效果以及光泽。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这意也味着要夺取其他生物的生命。虽然有一些工业或家庭产生的食物垃圾被加工成有用的东西,但绝大部分仍被作为“废物 ”扔掉,最后被填埋,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阿尼玛项目将这些问题重新摆上台面,旨在为观众提供一个反思紧迫现状的契机。

当食物垃圾在发达国家产生时,根据联合国2021年的最新报告,全球仍有超过8亿人在经受饥饿,这大约是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空容器展示的阿尼玛餐具也可以看作是这种不平等的体现。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每天扔掉的食物的数量,因此,在开发这个项目时,我们从设计师的家里 (一个2-3口之家)制作了一份为期两年的食物垃圾数量的记录。这些垃圾包括食物的非食用部分,如外皮、花萼、贝壳和骨头,总数量约为315公斤。

历史上大漆工艺与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大米、 豆腐或蛋白被混合起来以增加大漆的粘性,然后混合 物被用作粘性胶水或用于在漆器表面创造纹理。很有 可能过去也用过饭菜的残渣。阿尼玛在当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了它与食物有关的方方面面:通过完全利用食物垃圾制作收藏艺术品,给它的传统带来了另一种思考角度。更重要的是,大漆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它可以降解,但又可以持续数千年,除非长期放置在紫外线下——在日本北海道出土的用大漆涂抹的装饰品被判定时间约为九千年前。

12《树枝橡皮擦》

《树枝橡皮擦》

名称:《树枝橡皮擦》

类型:公共艺术装置

创作者:Study O Portable

在上海附近发现的一系列形状介于普通橡皮擦和树枝形狀的橡胶橡皮擦。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技术发展都源于我们能够以意想不到的视角和可能性去对待事物。尽管这非常有效,但从我们消耗资源的角度来看,这很明显是也在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环境。凭借我们已有的现代技术,我们几乎可以把任何东西变成消费品。这种在无生命的材料中看到意义和用途的能力,也可以让我们能够在自然中发现美;比如一幅风景画或一块雕刻成人形的石头。这些树枝橡皮擦存在,正如我们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美、利用美的能力,和这些美在消逝时激发出的新的可能。也许,就像被擦掉的铅笔线一样,之后而来的东西可能会比之前更深思熟虑。

最初在2020年Schloss Hollenegg举办的“Walden”展览上展出(奥地利Hollenegg)。

13《漫游庭园》

《漫游庭园》

名称:《漫游庭园》

类型:综合媒介

创作者:Studio Ossidiana

该项目中一连串的场域,被排列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置于画板上面。在这里,松散的材料 —沙土 — 可以通过涂画和游戏的动作,在上面绘制、雕刻,或混合成新的土壤。工具和游戏器具调合了不同规模之间的邂逅:参观者可以扮演地理学家的角色,在地球表面画画,或者在能触摸到的土壤和大地之间玩耍。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游人的来来往往以及涂抹和擦除的一系列动作,不同材料将混合到一起,产生新的土壤形式。我们想象这块新的土地将成为项目的物质遗产,并在设计周之后无意地组成一个肥沃的土堆。

14《行星人格》

《行星人格》

名称:《行星人格》

类型:综合媒介

创作者:Nonhuman Nonsense

《行星人格》是一个追求激进的太空去殖民化的星际运动。该项目提出了整个火星的独立人格,并思考与已经在那里的实体—石头—共存的可能性。即使没有“生命”,我们能否善待一个星球?随着NASA、SpaceX和其他公司现在试图将地球人带到火星,《行星人格》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从地球传统和系统的概念包袱中解放出来的机会。为了摆脱生命体和无生命物质之间的二元对立,该项目邀请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行星整体,以及围绕我们的无数非人类力量和行动者建立联系。火星将属于火星自己—因此任何有关火星事务的决定都将由火星做出,这是一个法律和本体实体,其权利受到火星宪法的保护,由一群来自地球上不同知识系统的人类守护者所代表。

15《新终极满汉全席》

《新终极满汉全席》

名称:《新终极满汉全席》

类型:综合媒介

创作者:顾广毅&谭君妍

随着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可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影响的责任,食物生产的伦理与我们饮食文化传统的冲突也日益凸显。与其选择放弃这些种种冲突的传统,作品《新终极满汉全席 》则通过梳理中国最奢侈的宴会历史,结合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使文化遗产和技术完美融合。“满汉全席”是来自清代、由至少108道独特的菜肴组成,并将满汉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膳食。“新终极满汉全席 ”是一种餐饮体验,将生物技术和农业系统的发展与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扩宽我们对未来食品系统可能出现的情况的理解。这个正在进行的项目,研究着世界各地传统菜肴中的地方性、稀有性和奢侈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文化实践,使我们一起去面对诸如环境污染、动物虐待和大规模灭绝等严峻的课题。

16《一圈之貉》

《一圈之貉》

名称:《一圈之貉》

类型:综合媒介

创作者: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 王放教授, 卢露, Studio miman (合作项目)

Studio miman 是因为王放教授的一个演讲分享被打动,他们邀请了同样被触动的插画师朋友卢露一同与王放教授进行了这一次的合作。王放教授的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常年追踪研究多种野生动物的变迁。Studio miman 是一间在上海的设计工作室,关注展览设计,空间设计及产品设计。插画师卢露多年为跨界品牌和独立项目提供创意方案。此图为展览现场实景照片。

城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许多原本生活在这片土 地上的野生动物消失了,而这种土生土长的动物和我 们共享城市生活。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围绕城 市野生动物建立了一个跨越全市的野生动物监测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第一次看到城市范围内竟然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它们和人类的关系是那么近。Studio miman邀请插画师卢露共同创作的装置,通过一系列文字视觉的元素尝试为公众翻译实验室的科研研究工作。

17《梦的种子》

《梦的种子》

名称:《梦的种子》

类型:公共艺术装置

发起方: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INTERNI设计时代》

创作者:陈锐、严佳君、李伟

《梦的种子》作为本次展览的收尾展品,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造福全球梦”。《梦的种子》从展厅上方俯视仿佛一粒巨大的超级水稻种子。它的主体元素是发光水稻、投影仪及镜面板。“发光水稻”的灯光寓意为“指路灯”,指引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投影仪播放着万亩稻田的动态视频。“镜面板”的运用,几何倍数地扩大空间,形成磅礴大气的视觉效果。《梦的种子》通过呈现实物+投影的虚实融合空间,创新传播,开拓眼界,实现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并重,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遇见未来”主题展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层东侧短期展厅,本次展览综合运用前沿机械、人工智能、传感、投影、多媒体沉浸式等技术原理,通过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将科学家精神、科幻元素与未来艺术深度融合,进一步赓续科学之理、展现技术之光、彰显文化之风、传播创新之道。在2023年3月底前,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体验!让我们一起畅想未来,遇见未来。


展览信息

展馆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中国科学技术馆)

展厅位置:一层东侧短期展厅

预约通道:
http://pcticket.cstm.org.cn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早9:30-晚17:00

闭馆时间:星期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