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I. The Magazine of Interiors and Contemporary Design

想了解中日现代住宅50年发展史?来这里一探究竟!

提到中国建筑发展史,我们总是在书上下5000年;而对于当代住宅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研究,略显乏善可陈。

一部住宅年表,不仅反映建筑本身的时代变迁,也折射经济、民生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梳理我国城市发展与未来人居趋势,有着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645亿元,到2019年GDP总量为99.1万亿元,增长约271倍。与此同时,1978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为3752万平方米,到2019年三季度住宅房屋竣工面积共计为153825.33万平方米,增长了40倍。

中国经济与社会高度发展的这50年,我国建筑与社会居住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呈现了何种面貌?

2020年深圳国际精装住宅展,策展人土谷贞雄特邀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村松伸、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副教授林宪吾、助理教授赵齐,以及横山由佳、田口未贵、田窪淑子、丁春雨、万思晨、黄玉璇、陈非等学者,就中日住宅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并邀请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饶小军团队担任监修,制作成《现代住宅五十年发展史年表(1970-2020)》,在展会现场进行发布与展出。

 

 

年表收集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两国、四地的住宅相关史料和文献,横跨半个世纪,从国际环境、国内政治、气候变化、人口迁移、城镇化等多个维度分析研判,是一份对于思考我国住宅领域研究历史、探索建筑与人居发展趋势有益的研究成果。

 

横跨半个世纪

建筑形态变化背后,是中日四地社会经济的轨迹

 

为什么说日本住宅工业化比中国大陆早了整整50年?为什么住房制度改革对中国大陆的住宅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为什么中国香港设计师热衷于高密度小空间的更多居住可能?为什么社区营造早早在中国台湾出现?中日学者以回顾时间线的方式,理出一条条住宅与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相联系的脉络:

首先来看中国大陆。众所周知,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经济开始进入恢复期,1983年国内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已达二十,但此时全国城镇住户仍有四分之一住房困难,大量居民住在简易楼里。因此,八、九十年代住宅产业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住宅数量和质量,经过住房制度改革、住宅设计水平和建造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城镇住宅产业在建设量和品质上都有了极大发展。1991年,中国加入APEC,2001年加入WTO,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现多级跳,国内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去年中国内地总人口超14亿,面对日益提高的居住需求,住宅供应结构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城市住宅建筑密度过大、房价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推动着住宅建设进一步聚焦(极)小户型、共享公寓、保障性住房、乡村建设、老年住宅、社区更新等主题。

 

 

中国香港因高密度的人口和狭窄的用地,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更多、更好的居住环境是住宅产业的主要课题。香港战前已开始为低收入居民设置出租房屋,初期多由志愿团体提供,1971年,配合港英政府的《十年建屋计划》,香港房委会成立,接手所有早期的迁置屋邨和公共房屋,通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建成“公共屋邨(公屋)”。公屋既应对内地新移民的居住需求,同时也提供给本地居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大规模标准化的公屋建设和商品房的出现也让城市用地日趋紧张。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然而今天香港社会两极化依然严重,林立的豪宅与极小公寓共存,形成独特的城市现象。

 

 

中国台湾在二战后,国民党为解决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于1950年代开始建设带有公房色彩的国民住宅(简称“国宅”),以代替平房与违建丛生的眷村。1974年十大建设开始,建筑领域结构技术取得突破,带动大量国宅兴建,早期的社区概念由此萌芽。1990年代,供过于求的国宅崩盘,市区房价高居不下引发“无壳蜗牛社会运动”,使得只租不卖的社会住宅接替国宅。2000以来,都市再生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住宅的改造、新建、结合商业功能的开发都是都市再生项目的重点,青年住宅也日渐受到关注。

 

 

最后来看日本的住宅发展。日本有关住宅现代化的讨论可上溯至自二战前,那时已成立了研究、建设现代化住宅的专业组织“同润会”,并提出了“食寝分离”等住宅设计理论。二战后,“420万户住宅不足”,日本面临前所未有的住宅供给危机,政府成为当时住宅研究和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大量兴建标准化住宅。与此同时,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推动住宅工业化进程,到70年代,工业化住宅已超过住宅总建设量的10%。1973年日本的住宅供给数量已超过总户数,这是日本住宅建设的目标从量向质转化的拐点,此后,日本的住宅设计更加细致地考虑住户家庭的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建造上则重视低能耗技术的研发。80年代后半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出现,住宅的外观设计和空间功能都产生了很大变化。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经济下滑,人口少子高龄化,以及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毒气等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发展策略和社会气氛,住宅向市中心回归,各种形式的居住空间共享和社区营造成为主要趋势。

 

 

聚焦五个视角

建筑住宅史背后,是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进程

 

回到住宅建筑本身,它的外观、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去观察、理解这之间复杂的关系?中日学者认为“满足基本住房需求”、“提供多种居住方式”、“应对灾害”、“促使环境及文化可持续”、“联结共同体”是理解住宅变化的五个视角。

“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以解决住房不足的策略为代表;“提供多种居住方式”体现住宅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价值观和家庭结构多元化的回应;“应对灾害”展现了住宅应对自然灾害所作出的改进;“促使环境及文化可持续”包括了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通过住宅设计将其延续下去的多种尝试;“联结共同体”诠释住宅为促进住户共同体的形成所做的探索和贡献。从基本需求到更高需求,住宅建筑的成长与发展有迹可循。

首先,“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件”即使“居者有其屋”。中日两国住宅产业采取了多方面策略:一是民营化,接纳民间资本介入住宅产业,政府不再是建造住宅的唯一执行者;二是提高生产效率与标准化,将住宅生产流程付诸工业化,使得建造流程耗时大幅缩减,短时间内提供大量高质的居住环境;三是高密度及成片开发,增加住宅建筑密度,以在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住宅,或离开城市中心区向外找寻完整开发的土地,进行大批量建设;四是社会福祉,照顾社会弱势族群,保障在基本居住需求上需要帮助的人群能够有安心安全的住房;五是个别设计,建筑设计者接受住户的个人委托,因地制宜设计住宅建筑单体。于是,在50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大陆出现了“小康住宅”、中国香港有“公共屋邨”、中国台湾有“国民住宅”,日本有“公营住宅”。

 

 

然后,“提供多种居住方式”是住房不足问题解决后,居住者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的必然趋势。这促使住宅的设计和建造方式日益丰富。举例来说,“功能复合”意味着住宅兼具居住以外的功能——办公或商业等复合型住宅;二是户型平面演化,从原本满足最基本居住需求的户型延伸出应对更多生活娱乐所需的户型,使得平面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三是高档化,高端住宅在各方面追求极致舒适;四是住户自主建造,住户主导住宅的开发、规划、设计和维修管理,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创造满足自己居住需求的理想住宅。中国大陆的“花园住宅”、中国香港的立体“复合开发”住区、中国台湾的“透天社区”,日本的“后现代派住宅”,以及两国四地共有的SOHO户型,都是非常经典的案例。

 

 

第三,“应对灾害”强调的是灾害来临前、来临时与来临后住宅应对的措施:一是补救措施;二是预防措施。中国大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开始了系统的住宅抗震研究,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兴起轻型抗震结构和乡村震后重建,2003“SARS”及今年的“Covid-19”新冠疫情让“健康住宅”议题被更广泛地关注。香港则因为五十年以来未曾有过因严重灾害影响居住政策的案例,此类别暂无相关讨论。与内地相比,位于岛屿的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都是灾害高发之地,防灾抗灾在建设中一直处于核心位置。由近五十年内的动向来看,诸如“韧性城市”、“临时避难屋”等实验成为中国台湾历经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8年八八水灾后的灾害应变对策;1968年十胜冲地震、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使得“免震技术”、“减震技术”、“临时住宅”成为自然灾害频发下日本住宅应对灾害的走向。

 

 

第四,“促使环境及文化可持续”一直以来都是建筑与周围环境互动的重要课题:存量利用是对现存住宅或住区进行改造再利用;回应地域性则通过住宅研究和创作探索地域文化的延续方式;低技术生态主义源自70年代石油危机促使人们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发展出可持续性的概念;高科技环保则是在这日新月异的科技社会中,欲导入新技术使得建筑与环境能够共荣的新兴发展走向。在中国大陆,“乡土建筑”、“历史街区保护”、“生态住宅、“城市更新”等兴起;在中国香港,“社区活化”、“社区参与生态村庄”、“环保设计”等大势所趋;在中国台湾,“宜兰经验”、“老屋改造”、“绿建筑与节能”等有其独特性;在日本,“可持续住宅”、“批判性地域主义”、“数字化制造”、“HEMS”、“共生住宅”等构成人居百态。

 

 

最后,“联结共同体”是近年日益受到中日住宅建筑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探索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共同营造,结合社群营造活动使住户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二是共同居住,为住户提供更多公共交往空间和互助机会。在这方面,中日两国都有诸多范例,中国大陆有“老年公寓”、“青年公社”、“全龄化社区”等;中国香港有“长者住房”、“单身人士住房”、“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等;中国台湾有“高龄住宅”、“青银共享住宅”、“地方创生”等;日本则有“高龄者住宅”、“多世代混居住宅”、“共享住宅”、“地域社会圈”等。

 

 

五十年、五个视角梳理的住宅建筑的发展脉络,中日学者选择以五张图文并茂的年表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将之展现。在上述描述中,不难发觉各地虽然因不同历史背景和内外部因素等有了不同的住宅发展历程,然而在其中仍有数个类似的住宅概念与住宅形式各地共通。这些交汇点显示了各地住宅发展的共同趋势,使我们有机会共同体会这份年表的用心之处,并且以新的视野一同展望未来的住宅发展。

 

链接过去未来

建筑与生活联展背后,是建筑师对人居生活的创造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方面,在《现代住宅五十年发展史年表(1970-2020)》中,各个时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都被中日学者筛选出来:中国大陆的“上海漕溪北路九栋楼”、“无锡支撑体住宅”、“北京当代MOMA”、“深圳万科城”、“深业上城”等;中国香港的“黄埔花园”、“天水围新市镇”、“珀丽湾”、“永利街”、“元创方”等;中国台湾的“台北市北投区二十四户合院公寓”、“大安国宅”、“淡海新市镇”、“碧波飞社区”、“台中天空树”、“双连新庄社会福利中心”等;日本的“椎名町公寓”、“芦屋滨高层住宅”、“中心公园塔楼”、“HAT.神户”、“小马驹之屋”、“公社之家·千岁乌山”等,通过经典案例展示住宅建筑的设计、结构与施工技术的演进。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未来建筑与住宅形态的成果也被搬上了年表,并且,其中35件作品将以模型+图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与展示,35组中日建筑师与适老、共享、极小、饮食、能源、乡村、旧改、公共、观光、工作、参数化等12大社会课题解决方案将悉数亮相“见筑视界——全球建筑与生活联展”:

Schemata Architects 建筑计划在韩国济州岛改造的观光生活体验空间项目“D&DEPARTMENT JEJU by ARARIO”、RSAA德阁建筑 / 庄子玉工作室在北京为雀巢打造的“感咖啡”、URBANUS都市实践对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META-工作室 | META-跨界研究院的“大塘厂改造更新”, .8 / TENHACHI打造的67㎡旧改公寓“TENHACHI HOUSE”、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基于人与城市结合探索的“城市寄生家具计划”、o+h为残障人士打造的创新工作空间“Good Job!Center KASHIBA”、ondesign partners改造的“东京都调布市深大寺东町住宅”、建筑设计事务所waiwai打造的养老院重建计划“樱木园特别养护老人院”,YADOKARI打造的14㎡空间的“移动式小屋Tinys.mobi”、安部良工作室为偏远山区孤寡老人设计的“House in Takamor”、Crossboundaries打造的“村庄里的村庄”项目“江苏北沙幼儿园”、成濑·猪熊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多功能旅店“9h nine hours 难波站”、MAT Office|超级建筑为未来青年设计的“空中花园”——“超级巴比伦”……26组日本建筑师及7组中国建筑师带来具有创造性、实验性的建筑与住宅项目,亮相住宅展。

这份住宅年表不是给历史下结论,只是根据学者们的观点对历史的选取和解读,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使得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中,得以重新认识自己脚下的位置,了解未来住宅、建筑与社会发展的轨迹,拓展我们对今后住宅发展的畅想,从而催生更多新的创意。这场全球建筑与生活联展,也是通过过建筑师的视角去解读,日本已经流行、中国正在发生或即将出现的社会新形态,探讨趋势背后建筑及其下游的产业未来。

我们相信,当建筑师们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放眼社群、人居、社会的大课题,从更高维度去研究、推动未来生活进步,中国、日本及全球的城市建设、人居状况、幸福指数将得到更大的进步。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