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设计与传承创新”| 2016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
2016年11月29日下午13点30分,作为2016年中国室内设计周的重点单元,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CIDA)主办、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和《INTERNI设计时代》承办、京东协办的“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应邀出席,800多名建筑和设计从业者、爱好者踊跃前来,现场座无虚席。
▲ 论坛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
论坛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和《INTERNI 设计时代》杂志主编杨冬江担任学术主持。在致辞环节,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提到,作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标志性品牌活动,“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 每年都会与不同的国际大师交流互动,致力于为中国设计行业带来新鲜观点和全新启迪。
▲ 论坛由《INTERNI 设计时代》杂志主编杨冬江主持。
▲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致辞。
京东副总裁辛利军回顾了京东在刚刚过去的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上打造的、反映了时代更迭和消费变迁的“JD Design+”主题展,提出京东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家居产品以及不断完善产业生态链条的期望和决心,最终“让设计走进生活、让趋势变成现实。”
▲ 京东副总裁辛利军致辞。
在致辞中,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候任主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梁志天提到,作为该联盟5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华人主席,他将为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接轨而做出努力。他也认为,设计师不仅要做出实用美观的项目,也应该拥有广阔的视野、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思考设计之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设计的绿色环保性、设计对老年人和小孩子的关爱、对于灾难的应变等。
▲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候任主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梁志天致辞。
之后,由《INTERNI设计时代》特别邀请的两位演讲嘉宾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和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曙旸,为在场嘉宾带来了充满激情和回味的精彩演讲。
【王 辉:回到日常生活的设计】
抛开宏观叙事的层面,王辉为观众分享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设计:《与谁同坐》是一个2.5mx2.5m的立方体亭子,里面的两把座椅成为陌生人邂逅、交流的“场所”;草厂胡同31号的四合院中的桌子,其不规则的造型象征着私享空间和交往界面的融合,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既私密又开放的灵活场域;草厂胡同14号围绕着一棵树的覆盖范围进行改造,扩充了原本不大的活动空间,打造可玩耍、休憩的公共场所。
▲ 《与谁同坐》
▲ 草厂胡同31号的四合院中的不规则桌子。
小蚂蚁皮影剧场的使用者是一个由生长素分泌缺乏症患者组织成的民间皮影演出和制作团体,项目的落成为这些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舞台;团结湖文化中心表达了建筑师对于生活功能空间的思考;五龙庙环境整治项目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以五龙庙为主体展开的一系列有层次的空间序列,使观者能够更好地欣赏、阅读、理解文物;暗线则通过提升五龙庙的环境品质重新解读五龙庙,使村民重新聚集、交往于这一世代相传的公共空间,为当下农村精神价值的重塑提供契机。
▲ 小蚂蚁皮影剧场
论及设计师如何“实现文化理解的传承创新”,郑曙旸认为,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人文艺术传统和科学技术传统,两者交汇的结果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宏大体系的设计思想,而如今人们所普遍认知的现代理论和设计实践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此语境中,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摆在设计师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命题。
以“天坛与故宫的祭礼时空”、“故宫紫禁城养心殿三希堂”、和“圆明园遗址公园万方安和”为例,郑曙旸分别从“礼之基 ”、“度之道 ”和“气之韵” 三个方面来论及包含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室内空间的深刻影响。
▲ 以“天人合一”观念体现皇权的北京故宫。
▲ 万方安和“卍字轩”木构架和遗址复建基台。
继而,他以“大秦天下,小宴千年”餐厅、MAX 办公室和“品素” 住宅等三个不同空间类型的案例来阐述设计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原则,并对室内设计的发展作出整体概括:室内设计发展的关键在于包括审美观、设计观和价值观等在内的观念创新;其内涵包括室内设计系统概念、与上游业态设计系统,以及与下游业态设计系统的协调融合;其目标在于可持续的绿色设计;其路线在于融合开放,其中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于当下互联网技术、思维的借鉴;而其方针则在于价值共享。作为这一切的不懈践行者,设计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
▲ “大秦天下,小宴千年”餐厅设计。
不同身份的致辞者和演讲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了各自对于设计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于中国设计事业的希望与期许。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共同指向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即作为集专业性、创造力于一身的设计师所背负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不仅是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而服务,也应考虑个体安身立命、生活幸福的需求;不仅是设计出“坚固”、“实用”、“美观”的空间,也应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 现场观众座无虚席。
此外,论坛之前邀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因为其设计方案入围某项目最终名单,必须在当天回到纽约进行商讨,遗憾与论坛时间冲突而未能成行。里伯斯金也为此发来了问候视频:
里伯斯金表示:“我非常抱歉今天不能够来北京参与这个活动,因为我必须回到纽约的办公室。我很荣幸自己之前来到清华大学几次,对于自己能够在此处做演讲也感到非常开心,尤其是这次活动将论及我们都非常关心的主题,即21世纪城市的未来。我原本准备的演讲内容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让城市更人性化、如何将人类的精神维度融入到构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物理空间之中,以及如何创造出一个容纳所有公民行为的城市。我相信这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而我非常抱歉自己不能过来,之后,我将继续关注此活动的后续发展。”
文字 / Vivienne
编辑 / 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