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粮油博物馆:三位一体的乡建之路
▲ 西河粮油博物馆外景
▲ 西河粮油博物馆室内
“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主观精神在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活化”乡村历史建筑的根与魂。从2013年到2019年,三文建筑的西河粮油博物馆以片段式的改造和建设满足了原住民对丰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实现了乡村文化的再解读、再表达和再生产,同时也让这座古村散发出人文之美。
▲ 西河湾鸟瞰图
新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2017年前是全国贫困县。西河村距离县城约30公里,是山区中的一个自然村。村庄一方面具有较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风水山林、清末民初古民居群、祠堂、古树、河流、稻田、竹林等;另一方面,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缺乏活力,空巢情况严重,常住村民大多为留守的老弱和儿童。
▲ 西河粮油博物馆改造分析图
2013年,河南信阳市新县“新县梦·英雄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正式启动。它使西河村迎来了巨大的转机,也让三文建筑与西河村结缘。设计团队的任务是改造一处1958年建造的的粮库。
通过对场地中5座建筑的空间重构和功能更新,设计师们成功地将50年代的“西河粮油交易所”转变为21世纪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改造后,建筑的功能包括一座小型博物馆,一处特色餐厅,以及多功能用途的村民活动中心。这座新建筑既是西河村新的公共场所,也成为当时激活西河村的重要起点。
▲ 西河粮油博物馆室内
时隔5年,2019年4月,三文建筑再次回到西河村对西河粮油博物馆进行了室内空间展陈设计升级。本次的升级任务是在原展陈设计的基础上围绕当地粮油农作物加入亲子互动体验的元素,使提升后的博物馆同时具备亲子体验、田野教育、茶油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多重功能。
▲ “西河良油”文创产品
在建筑改造的同时,设计团队尝试了“空间-产品-产业”三位一体的跨专业设计,即为西河村策划了新的产业——茶油,并设计了相关产品的logo,而西河粮油博物馆正是承载产品和产业的空间。
安置在博物馆的空间的一座古老的油车被安置在博物馆的空间中,它是展品,也是生产工具。2014年11月25日,时隔30余年,西河湾又开始了古法榨油的生产,而这就是“西河良油”,榨油的工具就是这架有300年历史的油车。
▲ 从水面看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时间来到2019年,西河村在这5年中也发生了大改变。古村得到了全面修缮,也新建了民宿和帐篷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现在西河村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的乡村振兴模范村。
如今的西河粮油博物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如何将原有空间进一步梳理,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参与性、娱乐性,完成空间升级,适应西河村新的使用需求,这是摆在三文建筑面前的新命题。
▲ “油”主题空间
▲ “粮”主题空间
▲ 博物馆室内被分为“粮”“油”两个主题空间
室内空间的重新设计围绕“粮”和“油”展开,再次回应了建筑的名称“西河粮油博物馆”。粮空间,注重儿童的体验,分别从“春夏秋冬”的四季入手布置空间分区,每个季节对应一个主题,即“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空间和家具强调互动性,旨在打破原有博物馆以“看”为主的观展模式,让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可“触”、可“听”、可“磨”、可“尝”。
▲ “春种”五谷展示区
“春种”在于“触摸”和“认知”作物本身:该区域被设计成一个围合的农作物知识小讲堂,使得孩子们可以围坐在一起亲手接触到各类将要在春天播种的作物。这种体验将辅助以讲解,观众将从这里开始对农耕与农时的认知之旅;
▲ “夏长”声音装置
“夏长”在于“倾听”环境、“感知”万物生长的“自然协奏曲”:该区域放置了若干收纳声音的艺术装置,每个都会有高低错落的、由竹子制作而成的听筒,观众会听到夏季乡村中的虫鸣声和晚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 “秋收”石磨
“秋收”则通过“碾磨”体现:一台从农户家中收来的石磨被放置在展厅中央。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与他们的父母可以共同使用这台传统石磨来碾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如稻米、小麦、高粱等。亲身的体验让“脱壳”、“碾磨”这些农事生产词汇从书本上走到现实中。
▲ “冬藏” 亲子互动体验区
“冬藏”则是这一穿越四季的农事体验旅程的终点,本区域也可被称作“亲子协作工作坊”,旨在让观众“品尝”到由农产品制作而成的可口食品以及“制作”简单的农具模型。
西河村保留着诸多食品制作的传统工艺,依循着这些传统制作方法,孩子们可以与父母一同品尝到自己手作的板栗饼、猕猴桃干、米糕等,在观念上全面认识农产品从种子到食品的完整过程。
▲ 亲子互动体验区
位于室内空间中的条带状矮桌根据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尺度有着不同的功能,它的高度既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桌子被使用,也可以作为成人的坐凳。此外,这些矮桌可以拆卸,移动和自由组合。通过移动和组合,空间得以产生不同的分隔、变化。
▲ 百年古法榨油油车,现仍可使用
“油”空间是在原本榨油作坊基础上的升级。根据传统的习俗,油车由一颗300年大树主干制成,树干粗的一端称为“龙头”,龙头必须朝向水源,也就是村庄中的西河,榨油冲杠撞击的方向要和水流的方向相反,于是油车就有了现在的方位。
围绕油车,设计团队布置了半圈坐席,一方面供观者观看榨油表演,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领域感,以及榨油的仪式感。在三文建筑看来,这种仪式性的生产才是中国乡村最为宝贵的遗产。
▲ 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
与油车相对,空间的另一端布置了商品货架,主要用于销售与茶油有关的产品。早在2013年,西河项目的一期工作中,设计团队就为西河村策划并设计了“西河良油”的品牌。但遗憾的是,当时的西河村对于茶油的经营并不擅长,因此有机茶油的产业发展的并不理想。
本次空间升级正是希望将产业思路延伸下去,进一步将空间与经营、空间与产业结合在一起,使游览、观赏、体验和产品融为一体。在与《INTERNI 设计时代》以下的对谈中,三文建筑创始人何崴为我们道来他的乡建思考与探索。
Q=INTERNI 设计时代
A=何崴
▲ 改造前的室内空间(粮仓)
Q: 请你谈谈当时为什么决定为贫困县建造一座粮油博物馆,而不是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住宅建筑?
▲ 经历了5年使用后的餐厅
A: 2013年,西河村是一个贫困村,人口凋敝,农业衰败,完全没有可以支撑村庄活力和发展的产业,更谈不上游客。我们选择设计一个“博物馆”,一是博物馆只是整个村庄改造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民居改造由其他团队负责),更是因为我们认为产业重塑和吸引人流是当时村庄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人流和产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不会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回乡,村庄的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 2014年第一次升级后的博物馆室内
我们设计的粮油博物馆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博物馆,它更是一个生产场所。结合地方物产,我们为西河村策划了茶油产业,博物馆是茶油产业和旅游的连接点。全国第一个以茶油为主题的博物馆成为吸引外来人的理由,博物馆中的传统油榨机是可观赏的展品,也是可参与的生产工具。游客可以亲自参与榨油,获得体验感的同时,成为地方茶油的购买者。博物馆是产业振兴的重要物理载体,这也是我们选择它作为突破点的原因。
▲ 西河良油文创产品
Q: 2013年,是什么启发你们去尝试“空间-产品-产业”三位一体的跨专业设计?今天,你们把“经营”的理念也融入到空间中,具体是如何构想的?
A: 我们从来都不认为空间是独立存在的。空间的建立必然有其缘由,建立之后也必然要有其用途。当然,建筑师的工作主要是构建空间,但如果为空间而空间,空间很容易变为没有用途的空壳子,时间长了,就没有意义了。在乡村,就更是如此,建筑应该有其使用用途。
这个建筑从2013年改造之初就必须它是一个只能看的空间,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一种“生产”空间,不仅仅是生产产品,也可以生产活力。这次改造也正是对上次使用后空间生产力不足的提升。
▲ 西河粮油博物馆外立面
Q: 西河粮油博物馆今天的受众群体与六年前的有区别吗?
A: 2019年的西河村早已经成为河南,湖北等地的旅游目的地。现在它年接待游客已经有几十万人次。游客为村庄带来了活力和收益,当然也改变了乡村原有的平静。我们不好评价这种变化利弊,但至少村民获得了实惠。正是因为大量的游客进入,村里认为原来博物馆室内的参与性不足,趣味性也可以更好的提升。这就是我们重新对建筑室内进行设计的原因。
▲ 孩子们体验榨油工艺
Q: 西河粮油博物馆的设计理念非常前卫,比如“仪式性的生产”、 “季节与感官体验的结合”、“产业化的思路”等,你会担心当地的百姓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脱离你的愿景?
A: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永远希望自己的设计保持原貌;但很多时候在使用中很多东西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时候会导致空间的变形。我们当然希望当地乡亲可以理解我们的思路,与我们通行,但我们不强求。我认为建筑被使用,比它保持美丽的样子重要。活着现实中比活着照片中重要。如果在使用中有必要改变就让它发生吧。
▲ 西河村总图
▲ 西河粮油博物馆平面图
▲ 西河人的标语
文字/yaxi
图纸/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摄影/金伟琦
编辑/九夏